一个“生活黑客”的反催眠生活片段

2年前个人修行98

一、定投

二、随笔 

01

突然想到“生活黑客”这个词,貌似很适合描述我现在最近2个月开启的生活模式!

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个人生命的历史学家

记录时间,就是做自己个体生命的史官,真正在践行中做时间的朋友

为写作而写作,不能说是浪费时间

最重要的是,它提供给心灵一种表达途径

让一个人用方便记忆的方式,记录事件与感受,以便在日后重温

它也是一种分析与了解体验的方法,一种建立体验秩序的自我沟通

为写作而写作,为过程而过程,没有必要非得有一个目的再开始

过程本身就可以抵达幸福的感觉,过程中的最优体验就是目的

02

晚上接R放学时有和T讨论关于对“群体催眠”的思考

T说自己对于丰田这个品牌很有好感

我说“我开着邻居家的toyota追着日落”这句歌词就把丰田的年轻感感觉推给了大众

丰田欠歌手一大笔广告费(当然,可能这就是营销策划出来的也不一定)

歌曲就是一种优秀的广告催眠手段

所以蜜雪冰城才会唱“你爱我,我爱你,甜蜜蜜”

奔驰、宝马这样的品牌,其实价格真不一定比toyota贵

但是就会让普通人对其4S店望而却步,买他们的车变成了人的梦想

这也是催眠

03

接R放学时,很多家长在门口等,保安大声呵斥很多家长站在班级牌后排队

而我们是不需要开家长会的,我们就是来提前接走R的,因为我们不需要参加周六的运动会

但是我远远的还是看到T还是站在了排队群里,于是我给她发信息说可以给老师电话,提前送下来

命令语气是一种催眠手段

假装权威会让人觉得你很权威,然后按照你说的去做

反催眠,就是刻意的批评性的思维,不要有“自动模式”

当我们一边低头看手机一边听到保安的命令的时候,会更容易听从别人

这个理论应该在《影响力》这本书里有提到

我从2018年开始,对催眠这个词非常感兴趣,是我在应用心理学中觉得最重要的一个词

记得当时还看完了一本小说《邪恶催眠师》

04

接到R之后,一个做兴趣班培训的销售员开始过来发送一个气球礼品给T

其实她的目的就是让你有“互惠原则”,然后让你驻足一会,对她的推销和介绍不至于反感

免费是一种催眠方式,你的本能反应是 :要!于是就有了第一次的服从

成功学大师们的演讲,一个重要的诀窍就是不断的让他的顾客说:YES!

还有很多其他的催眠的方式,记得我当时总结发布到了喜马拉雅,以后会专门写文章分析,以前也写过多篇关于催眠的文章,但是催眠这个词在很多自媒体渠道实际上是被禁止的

我想起《金瓶梅》中李瓶儿所说的一句话:

“这世上的事儿,凡是禁止的,往往是有好处但不想分给你。凡是提倡的,大概率是有坑需要你去填。”

05

《心流》对于“群体催眠”是如此描述的:

“缺少内化的象征体系的人,很容易被媒体宰割。

他们容易被宣传家操纵,被演艺人员安抚,被推销员蒙骗。

我们会依赖电视、药物或政治、宗教的救赎,主要是因为我们自身没什么可以仗恃的东西,内心无力抗拒那些自称握有解答者的谎言。

不能为自己提供资讯的心灵,只能在混乱中随波逐流。”

“因为我们自身没什么可以仗恃的东西,内心无力抗拒那些自称握有解答者的谎言

不能为自己提供资讯的心灵,只能在混乱中随波逐流。”

我认为是没有一个自己的“框架”和一个“哲学体系”,就容易被别人的框架和体系所催眠

这个世界催眠你的人都各有目的,少数是为了你好,大部分都是为了赚你的钱或者是奴役你的时间

06

自从把“5小时限额”加入《自律系统十二条》,我发现自己可以有意识地避免看手机

我可以选择一个人健身的时候摆脱电子屏幕了

不感觉到无聊,可以通过感受身体的反馈,进入心流状态

07

给R上英语课本来已经是用看电视剧的方式来学习了

我把教学课程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看20分钟的电视剧

另一部分是回答问题过程中植入单词量和文化背景

但是,我今天发现她本来一开始坐的很直

但是后面我说看完之后再问问题之后,她开始变得无法集中注意力在电视剧上,甚至一个人在旁边画画去了

我有点泄气,说不想继续上课了,但是T的提醒让我很快调整过来,我管理好个人的情绪

我改变了教学方式:从看完剧之后再提问题,到“一边提问题,一边看,随时暂停”

重新用新的方式看一遍电视剧,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与孩子在学习上有负面反馈,多考虑自己的引导问题

在学校的学生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家长要及时发现,毕竟老师是照顾大多数

我记得小学有一学期,我跟不上,那一学期上课都是在走神

老师的教育过程必须用到催眠术

课堂上表现好的,能让学生认真听讲的老师,一定是运用了多种催眠方式

催眠的糖的原理:人们喜欢被催眠的感觉,但是又不想知道自己正在被操纵

08

C哥的群内提醒,让我发现得到APP的城邦是个好地方

十平台发文,昨天起增加了得到城邦

今天收到了很多城邦的得到同学的赞,感觉不错,有获得即时反馈的感觉

发文这个动作不变,不断的涌入的新技术,我的反馈是:增加一个渠道就可以

这就是《自律系统十二条》的持久性: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09

发文之前,听到一个消息,默哀

我怀念2015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时间

1、21:56-06:54 8小时56分钟 睡眠

2、06:54-07:19 25分钟 关注流量、如厕、洗漱

3、07:19-07:55 36分钟 补日记

4、07:55-08:16 21分钟 送R上学

5、08:16-08:31 15分钟 补日记

6、08:31-08:51 20分钟 早餐

7、08:51-09:23 32分钟 定投、发文

8、09:23-09:49 26分钟 买菜

9、09:49-10:04 15分钟 洗碗

10、10:04-10:12 8分钟 打坐

11、10:12-10:29 17分钟 十平台发文

12、10:29-11:06 37分钟 写被动文章

13、11:06-12:26 1小时20分钟 看书、红烧花甲

14、12:26-13:13 47分钟 午餐、《绝命毒师3-4》、洗碗

15、13:13-13:48 35分钟 看书

16、13:48-14:29 41分钟 听音频15分钟、午休

17、14:29-15:44 1小时15分钟 看书、吃瓜

18、15:44-16:22 38分钟 看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至500页

19、16:22-17:24 1小时2分钟 散步、接R放学、逛零食店(零食很忙旁边又开了一家零食顽家)

20、17:24-18:22 58分钟 打坐、关注流量、陪R看《西游记 火焰山》

21、18:22-18:42 20分钟 晚餐

22、18:42-19:02 20分钟 洗碗

23、19:02-20:20 1小时18分钟 给R上英语课《初来乍到1-4》

24、20:20-20:27 7分钟 关注“葛叔8000天倒计时监督群”内的得到城邦好友

25、20:27-21:07 40分钟 打坐、日记灵感、得到城邦

26、21:07-21:23 16分钟 洗漱

27、21:03-00:14 3小时11分钟 看书《思考,快与慢》(回归均值,直觉性预测),听音频25分钟入睡、与T聊天、吃零食、再次听音频15分钟入睡

——彭壮20231026

相关文章

彭壮说社群:一辈子沉溺在工作当中,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儿

彭壮说社群:一辈子沉溺在工作当中,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儿

1、 QQ和微信只是我们引流的工具,不是我们成交客户的工具。 我们成交的唯一途径就是淘宝。 大家注册淘宝,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即可。 既然决定做了,就是一生一世。 小群做淘宝,大群做天猫。 法事和灵符一辈子都不要碰。因为你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淘宝上做法事和灵符的,都是道士,都是和尚。懂就懂了。  2、 什么是专注?什么是聚焦?...

如果国足世界杯夺冠,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果国足世界杯夺冠,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定投 二、随笔 01 前一天不打坐,第二天早上写作就毫无灵感和准备,这个是规律了 因为打坐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第二天早上的写作框架 就像语文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作文题目,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然后做其他题目的时候,这颗种子会在脑子里发芽,特别是做阅读理解之后,大概就知道作文该如何写了 打坐的时候,脑海里就会自动出现一些想法,第二天...

让自己“浸泡”在直播里

让自己“浸泡”在直播里

1、早上准时6:09开播 2、然后去吃早饭 3、洗车 4、早上四点半起来的 5、后面去接R 6、每个干货点本来是很简单的,但销讲需要塑造 7、塑造的点可以参考收集其他同行直播间的点 8、最开始直播间人少的时候,比较需要快节奏的状态,高频率的状态 9、要加紧练习 10、今天就是因为工作还不够高度沉浸,才导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和T吵架,从明天开始在...

为人处世的准则,不妨“鼠目寸光”一点

为人处世的准则,不妨“鼠目寸光”一点

一、定投 二、随笔 01 早上依然是和T在洋码头文创园的操场跑步三公里,不多也不少,PAI值达到133 就像健身一样,一段时间只做同样的强度,会越做越标准 慢慢开始懂李小龙所说的,一种脚法踢一万遍比踢一万种脚法要厉害的感觉 引起向上终于不需要借助任何的腰腹力去弹上去了 洋码头真是一个风水宝地,目前唯一一个在江边且视野这么好的一块公众场地...

彭壮说社群:昆昆的爱情

彭壮说社群:昆昆的爱情

一 所有的流量导入微信, 所有的项目导入淘宝, 微信和淘宝,一个阴,一个阳,阴阳合一,行走天下! 想起前几天《爱情公寓5》里张伟有个自创绰号:马化云! 至于张小鸣的头条系,抖音什么的,我始终觉得还不算大平台,只因为他还没有支付牌照,一个没有交易环境的平台,还不算生态级的平台。不说这了,搞得好像我能搞个平台似的。 二 跟着大平台走,不要自己去搞一个...

彭壮:修行的A/B面

彭壮:修行的A/B面

你的时间花在做啥事情,你就会在哪里产生结果。 我把事情分类两种:我们的理性脑或者你做计划的时候以为自己会做A,其实无意识中就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做B。 我们的大脑就是被设计成这样的,你不刻意改变,它就会变得随大流、变得平庸、变成行尸走肉而不自知。 1、A/B面 举些例子: A类: 洗碗、午觉、早睡早起、整理内务、深呼吸、练太极拳、瑜伽、亲近自然、旅游、打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